酥油是高原农牧民生活中的宝中之宝、食品之精华,人们离不开它。但其副产品奶渣,利用率不高。
“过去,牦牛奶提取酥油后剩下的奶渣牧民会少量食用,但大多数会当废物扔掉。”11月5日,在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酪蛋白精深加工园区,康巴圣德牦牛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巴圣德公司”)负责人郑亮笑着说,如今倒掉的奶渣重回了餐桌,“它们现在可不是奶疙瘩,是‘金疙瘩’。”
康巴圣德公司新建的生产线。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原来,奶渣在加工和提纯后,可转化为高价值的干酪素生产食用酪蛋白,能广泛运用到食品饮料、生物制品、精细化工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日常喝的奶茶、咖啡、麦片等速溶食品中都需要添加酪蛋白。除了食品行业,它也可以应用于在皮革、乳胶等化工领域。比如说医用乳胶手套、高端粘合剂等,都需要用到酪蛋白,而且供不应求。”郑亮称,目前公司拥有年产800吨酪蛋白生产线一条,乳制品检测实验室、废水处理净化设施和锅炉热力供应设施各一座。
在加工区,隔着生产车间玻璃,记者看到身着无菌服的工人们正忙着把整块的酪蛋白粉碎和烘干。
身着无菌服的工人们正把整块的酪蛋白粉碎和烘干。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原来我国酪蛋白生产长期存在“卡脖子”的技术难题,90%依赖进口。2011年,成都市锦江区帮扶工作队与炉霍县委、县政府瞄准当地奶渣资源优势,启动酪蛋白生产项目,成立了康巴圣德公司。
作为四川省唯一一家酪蛋白加工厂,经过几年的发展,康巴圣德公司的酪蛋白生产规模仍在扩大。2023年,成都锦江区帮扶工作队投入帮扶资金200万元,为该公司新建年产3000吨的生产线一条,还引进科技公司,建设炉霍县牦牛产业集群酪蛋白深加工园区农产品交易中心;今年,还将投入400万元用于酪蛋白新生产线设备定制采购、“智改数转”设备数字信息系统建设。通过数字信息化建设,该交易中心奶渣收购面将覆盖甘孜州北路8县,建成后3年内,预计奶渣收购量可突破2500吨、交易额达1亿元以上。
“作为炉霍县的龙头企业,这些年,企业有力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炉霍县常务副县长李峰说,酪蛋白产业对炉霍县托底性帮扶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
酪蛋白用途展示。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2023年产值达3013万元,全年累计投入奶渣收购资金2500余万元,我们能惠及炉霍及周边道孚、甘孜、新龙、色达的农牧民5000余户。”郑亮说,目前产品销往了浙江、江苏、河南、广东等省份,企业会进一步延长酪蛋白产业链,带动农牧民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