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作为日常生活中提升免疫力的食品之一,早已成为大众共识。为了争夺消费市场,乳制品行业正从“量争”转化为“质争”,越来越多的乳制品企业趋向于主打“新鲜”,一些低温类产品成为各大乳企重点开发的发力点。
鲜奶的机会
就巴氏奶而言,2019年,可谓是属于巴氏奶市场的一年,从南到北,各大乳企的新品不断推出。巴氏奶市场无限的机遇也让外资和本土企业频频发力。
记者粗略统计了2019年巴氏奶新品推出情况。
4月中旬,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旗下安佳消费品牌宣布在中国推出首款自有品牌鲜牛乳产品;同月,卫岗乳业高端巴氏鲜牛奶—至淳鲜牛奶推出,产品主打82℃、15秒巴氏杀菌法更大限度保留活性营养成分,4℃全程冷链运输,产品从源头到消费者手中仅需8小时。
8月中旬,光明乳业推出光明致优娟姗鲜牛乳,主打法国陶瓷膜过滤工艺,以1.4微米的孔径科学除菌,避免热处理导致的营养流失。
11月中旬,君乐宝乳业宣布首次推出的鲜奶新品——悦鲜活面向全国通过全渠道销售方式带给消费者“新鲜”体验,该产品与当前市场上其他鲜奶产品最大的不同是通过采用创新的INF0.09秒超瞬时杀菌技术和低温无菌灌装技术,并将传统巴氏奶一般7天的保质期延长至19天。
2019年年底,伊利集团金山分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伊利好鲜奶”发布3款低温鲜牛奶(巴氏奶)新品。业内认为,这意味着伊利在低温鲜奶领域布局提速。
12月中旬,在呼和浩特市的商超中,伊利鲜牛奶正式亮相市场,从而继圣牧塞茵苏、蒙牛每日鲜语也正式加入到巴氏奶销售阵列中。
记者观察,在乳品销售市场中,低温巴氏鲜奶有着明显的口感和营养优势,从2019年的巴氏奶市场竞争中来看,企业的研发和创新就牛奶的口感、营养、加工工艺、罐装技术等等全方位的开展起来。
凯度消费者指数研究显示,2017-2019三年时间全国低温牛奶渗透率增长了超过3个百分点,相当于新增了550万城镇家庭。与此同时,各厂家均在努力甄选更优质奶源,通过改进加工工艺,致力于在保证更优质健康元素的同时,让更广泛消费者喝上新鲜好牛奶。
推动“高标准”出台
就乳企对于巴氏奶产品的宣传来看,杀菌时间以及温度有着多方的“声音”,然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乳制品属于巴氏杀菌乳?哪款巴氏杀菌乳的品质更高?目前,国内针对巴氏杀菌乳的国家标准仍然缺失,这不仅使消费者在选购时难以决断,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巴氏杀菌乳的发展。
在参加2019年年底首届中国奶业新鲜峰会会议期间,《首届中国奶业新鲜峰会》上海宣言发布,光明乳业等一批乳企表示,将在行业间形成合力,齐心推动“新鲜巴氏乳”标准出台,让活性物质指标成为新鲜巴氏乳第一标准。
据记者了解悉,虽然整个乳业都已经发力巴氏鲜奶,但在巴氏杀菌乳的国家标准中,并没有对关键杀菌工艺和天然活性物质含量做出规定。公开资料显示,在2017年第一届中国优质乳工程发展论坛上,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首次将国家优质乳工程的核心标准明确为天然活性营养,并规定,原料奶需要达到优质乳工程制定的“特优级”标准,即乳脂肪≥3.3%,乳蛋白≥3.1%,体细胞数≤30万个/ml,菌落总数≤10万CFU/ml。不过这个标准仅仅是巴氏鲜奶的行业标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王加启曾公开表示,优质乳的核心价值在于保障人类健康的能力,它具有三个标准,一个是安全健康,一个是绿色低碳,一个是营养鲜活。
光明乳业董事长濮韶华认为,乳铁蛋白等活性物质随着杀菌温度的提高活性会逐步降低,尤其是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功能的乳过氧化物酶,在80℃的情况下就会完全失活。因此,要保留牛奶中更多活性物质,把控好杀菌工艺的时间和温度组合至关重要。
标准是行业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法宝。
就消费者而言,专业的术语以及行业的高标准,不及他们对于乳品直观的评价—“好喝”,好的口感作为巴氏鲜奶的一大卖点,更多人都在努力“保留”巴氏奶中天然口感和更多的活性物质,这似乎也是现在主流巴氏奶乳企的发展方向。
在消费端来说,购买巴氏奶产品除了品牌的选择之外,首先看的就是牛奶生产日期。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巴氏奶保质期最长为19天,最短是7天。巴氏奶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某种程度上需要将“时间成本”把握的相对精准,从巴氏奶最开始的原料奶运输、生产,再到成品运输、上架,这一系列流程完成的时间越短,留给售卖的时间就越长。就记者曾在上海、重庆、北京、福建等地采访巴氏奶企业产品销售来看了解到,巴氏奶就近生产,而后就近出售,并且产品大部分都在当天或者短时间内销售完成。
乳业高级分析师宋亮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垂直平台的发展,第三方冷链的发展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是奶源的影响是基础性的。首先,奶源质量要好,其次奶源离销售区域要近,离得远成本就很高。
奶源的指向布局
奶源地的分布需要足够的密集,这是巴氏奶能顺利铺开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2019年乳企也都大力在奶源上纷纷布局是怎样的?
记者粗略统计了2019年各部分乳企在奶源建设方面的情况。
蒙牛集团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签订蒙牛集团西南高原特色奶业全产业链项目及云南陆良万头奶牛养殖项目;与唐山市政府“深入合作打造百亿乳制品产业集群”战略框架协议;与黑龙江省大庆市政府在哈尔滨签订乳制品百亿产业集群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构建乳业高效生态链。
伊利集团在内蒙古也已相继启动“呼和浩特•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呼伦贝尔•伊利绿色智能示范应用项目”、“兴安盟•伊利集团绿色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项目”、“巴彦淖尔•伊利集团高端有机乳产业集群样板项目”、“通辽市•伊利集团高端乳、肉双产业集群示范项目”五大健康产业集群项目。2020年1月,伊利集团与吴忠市、石嘴山市和固原市原州区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了2020年伊利在宁夏发展的新篇章。
从以上奶源布局来看,不失未来市场布局的指向性。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也曾就国内奶牛养殖区域做了梳理,“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哪一些地区可以养奶牛?两广、两湖、两江都不可能,北京、天津、上海又不支持,那么,未来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山西、辽宁、宁夏等地区既有养殖企业又有养殖历史地方将成为养殖重点区域。”
未来市场的潜力
近两年来,巴氏奶市场发展迅猛,大型乳品企业都在做巴氏奶产品,奶源方面更是开始无缝隙布局,区域型企业要怎么应对这种局面?
在宋亮看来,未来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的优势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大浪”面前,区域型乳企就会面临很多挑战,因为现在市场集中度开始提升了,而且区域平衡被打破了。宋亮强调,由于这样的市场竞争不是对称的,因此,这个时候对于区域型企业来说,首先要做好资金的周转和储备,其次,做好平价产品,因为区域型乳企对本地的消费者最了解,容易做性价比的产品。此外,宋亮也提出,在市场发展竞争中,区域型企业与龙头企业也或通过股份化改造,走向一体化,将市场做得更好,更强。
根据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刘亚清曾向媒体提供的数据来看,全球90%的国家以消费巴氏杀菌奶为主,其中,奶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巴氏杀菌奶的消费量占液态奶的80%以上。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鲜奶在牛奶中的市场占有率偏低。但是随着消费升级以及优质乳普及以及认知的提高,低温巴氏奶的消费群体在稳定的同时,还在不断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乳制品企业加大了低温产线的布局,无论在生产一线还是在超市货架,都能看到更多品类的低温乳品。
对于乳业市场来说,努力做好现在,就是为了更好的未来,低温巴氏奶的市场未来会更“热”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