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乳业龙头抢占进口奶源专家:应以国内为主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说到乳制品,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点担忧。从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内乳企的质量就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即便是行业协会出面,也无法挽回人们的信任。
现在,国内乳企找到了一种新的抢占市场的办法。伊利、蒙牛、光明等知名企业主动出击,率先介入“进口奶”市场,试图同国外厂商共同抢占高端进口奶份额。
光明乳业就刚刚发布公告,宣布和澳大利亚的Pactum 乳业集团签订加工协议,分析人士认为,光明乳业的一些产品将有可能在澳大利亚生产。
之前,伊利股份在去年11月宣布和意大利最大的乳品生产商斯嘉达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蒙牛也通过公司第二大股东,来自丹麦的乳品企业爱氏晨曦积极地向外布局。
从国内乳企的最新动向来看,这次国内乳企海外布局的重点是常温液态奶。
数据显示,2011年液态奶进口量为4万吨,2012年为9万吨,2013年则达到18万吨,也就是说,3年之间就已经翻了好几倍。不过,18万吨的液态奶进口量相比2000多万吨国内消费量而言,占比依然较低。
有分析机构认为,液态奶在保质期,运输、质量等环节,都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之所以乳企积极布局海外,目的是为了抢占先机,完全是战略层面的考虑。
乳企积极布局海外,是一件好事情,但是话说回来,乳企为什么舍近求远,则是更需要思考的问题。从目前来看,生产规模小,质量不高,价格也不便宜,这就是乳企对国产奶源的普遍印象。能不能,又该不该让国内乳企的产业链条全部回到国内,这个问题,不仅需要生产企业的回答,同时,也需要市场的检验。
在乳制品领域,之前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奶粉。国产奶粉的质量问题给人们留下了不少的阴影,但是进口奶粉的质量同样也存在瑕疵。最近,几大乳制品企业纷纷开始积极在海外布局常温液态奶市场,为什么乳品企业会选择这样一个新领域,是否是一种战略上的转型?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间点?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认为这应该是战略转型的一部分,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与奶源有关。目前国内的规模养殖场奶源的开发已经到了极致,规模养殖场的产奶量难以进一步增长。主要是因为三聚氰氨事件以后,我们国家大型乳制品生产企业都纷纷投资建设大型的万头奶牛的牧场,通过规模养殖来提高牛奶的质量,但现在由于大型的养殖场奶牛的数量已经逼近当代世界乳产品生产技术的极限,因此会出现一些生产的管理、疫情、生态控制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生产成本非常高。
另一方面,除了规模养殖之外,还有一些散户养殖,由于我们国家现在主推的是规模养殖,因此大批的散户奶牛在生产过程当中得不到补贴,因此退出养殖的人也比较多的,散户养殖的供给这一块就不太充分。
而与国内奶源相比较,国外的奶源虽然在国外奶粉方面出现一些问题,但由于国外相关的生产企业和品牌商在危机公关方面做的比较好,因此消费者认为他们的品质还是比较信得过的。在国内奶源价格上升,国外的口碑又比较好的情况下,企业更倾向于到海外寻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