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网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经济商务室同时挂出,中国投资者拟收购澳乳业巨头迈高集团的新闻。但有业内人士指出,迈高股权结构复杂,并购困难重重,此外南都记者发现,中资偏爱大洋洲乳业,而这个现象跟大洋洲政策及奶源优势加工成本优势有关。
收购迈高困难重重?
据商务部及墨尔本总领事馆经济商务室挂出的信息称,《澳洲人报》日前透露,来自中国的匿名投资者正联手国际私募股权基金开展对澳乳业巨头迈高集团(M urrayG oulburn)的收购计划。据悉,收购方正在对接澳本地融资机构以获取收购资金。据报道,德意志银行目前已经同收购方建立合作关系,负责对迈高集团企业进行全面审查,包括公司的利润分享机制以及资本结构评估等。2015年7月,迈高集团在澳交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5亿澳元,总市值20亿澳元。受近年来全球乳价低迷影响,该集团目前正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
作为澳洲最大的乳制品企业之一的迈高为何会落入被卖的境遇?除了上述提到受全球乳价低迷影响外,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分析指出,主要是对中国市场预估出现问题,“迈高公司前些年整个发展比较低迷,在中国也是同样低迷,但2014年随着跨境购在国内的发展,迈高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德运牛奶跟奶粉在中国卖得很火,这就导致其2016年对中国市场误判,认为中国市场还有很大潜力,开始疯 狂收购奶及生产 奶 产品,”他如是说,“但到了2016年下半年跨境购被打击,代购开始抛弃贝拉米、德运等,除了贝拉米,德运业绩也大幅下滑,导致德运爆仓,迈高现金流大幅下降,资产负债,今年开始扛不住了,公司不得不选择出售”。有报道称,今年上半年,迈高称公司净负债已从一年前的3.93亿元增加到6.77亿元。
与此同时,对于中资拟收购迈高一事,澳大利亚佛林德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办事处的朱恒璟认为,迈高的股权架构很复杂,外资要完成对其收购很艰难,“迈高股权架构比较特殊,之前是奶农合作社,股东一部分是奶农,另外其为了上市成立信托,股东有一部分是通过信托来投资的普通投资者,这种股权架构情况下,外资要完成对迈高的收购是很艰难的。首先是要通过澳洲政府的批准,因为迈高是澳洲标志性的企业。第二要征得90%以上的股东同意,这部分股东都是奶农,投票权很分散的”,他分析指出,“收购艰难重重,股价也反映出来了,并购消息刚传出时,迈高股价上升过一段时间,现在跌回老样子了。”昨日MGC迈高股价显示,微涨0.78%。
中资青睐大洋洲乳业
中资并购迈高前途未卜,但南都记者发现,中资真的很喜欢去大洋洲投资乳制品及牧场。去年10月1日,澳优乳业向新西兰第二大乳品公司Westland初始投资450万新西兰元现金,与其合资在新西兰罗尔斯顿兴建一座工厂,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以及成人营养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同年,国有中牧集团认购新西兰马陶拉乳业(Mataura ValleyM ilk)股份,此外,贝因美曾以3.67亿元收购恒天然旗下达润工厂51%的股权,蒙牛雅士利投资11亿元人民币在新西兰建厂,伊利2014年在新西兰投资30亿元建奶粉生产线项目。
其中澳优乳业董事长颜卫彬在收购Westland时曾表示,该公司丰富的乳品资源及成熟的技术服务能为中国市场提供更多“物美价廉”的乳制品,提高澳优的产能,进一步拓展中国及国际市场。
因此有业内人士称,假如迈高能被中资顺利收购,几乎其他所有大型乳企与大型牧场均已入中资麾下,大洋洲正在成为中国乳品行业后花园。中资为何会青睐大洋洲乳业?宋亮指出,中国跟澳洲签订自贸协定之后,贸易关系更加便利,投资门槛及风险相对较小。此外,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指出,很多投资者是看中大洋洲的饲养模式下奶源质量好的优势,此外,在澳洲产品制作成本会相对低一点。朱恒璟也认为,澳洲的牧场与工厂水平世界领先,牧场全部散养,全自动化工厂,地广人稀,乳制品价格便宜,这些都是澳洲乳制品行业的优势所在。但他指出,就澳洲乳制品企业来说,乳制品行业收购已经过了最火的阶段,现在趋于平稳。
中资频频去大洋洲投资乳业会带来哪些影响?王丁棉认为,对国内市场而言,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因为所有大的企业都出去了,对国内整个行业的发展影响、对国内的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对国产奶的企业的信心都有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中资纷纷去外面投资乳制品再将乳制品返销国内,这样对国内乳品品牌及企业会形成围剿,此外,此举还会冲击国内奶牛养殖业,“这几年国内大量的倒奶,就是很直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