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乳业时报报业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登录乳业时报×
用户名: *
密    码: *
登录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犊牛饲养福利关键点及生产意义

来源:中国乳业 浏览次数:1228次 字号【 【关闭】
分享到:

文|陈星星1,周春元2,赵欣雅1,田雨佳*,张学炜1

1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天津市农业动物繁育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

2天津嘉立荷饲料有限公司



动物福利是指饲养中的动物与其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犊牛阶段作为奶牛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后期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直接影响着养殖经济效益和牧场的发展。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就会导致犊牛的成活率下降,而母牛一般一年只产一胎,这对于养殖效益影响极大。因此动物福利的发展与改善,不仅提高我国奶牛养殖业生产水平,保障牛奶产品质量安全,还能有效防控奶牛疾病,对犊牛后期的生长性能、生产性能也具有重要意义。


01

犊牛福利的重要性

目前动物福利一直都是大众和牧场关注的热点话题,犊牛不仅影响牛群的发展,也是每个奶牛场的未来,牛场主只有合理饲养才能给牧场带来效益。提高动物福利,就要保证动物身心健康、居住环境舒适、饲料营养丰富、个体安全、能够自由表达天性。近年来,畜牧业生产中动物福利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违禁药品及添加剂的使用,不仅危害了动物的健康生长,也导致了一系列动物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良好的动物福利不仅是影响养殖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奶牛的产奶量、利用年限和健康状况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动物福利化养殖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提高奶牛福利不仅能够推动规模化奶牛养殖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畜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秦洋等通过全混合日粮(TMR)饲养技术对处于生产阶段的奶牛使用不同的日粮配比,极大提升了奶牛的饲喂福利,改善了奶牛日粮营养不均衡的难题。犊牛期作为奶牛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饲养不当不仅影响生产者的经济效益,还会影响奶牛养殖业的良性发展以及公共卫生防疫安全和人类健康。因此,犊牛养殖与饲养管理日益受到养殖者的重视。积极改善犊牛福利,提高其生产性能,保障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我国牧场健康发展的目标与理念。犊牛福利的研究也成为了我国当下的热点。


02

国内外犊牛福利发展现状

2.1国外犊牛福利发展现状

西方国家早在1975年就已经提出了动物福利理论,其内容不断发展,1988年瑞典通过了禁止对奶牛实行零放牧制度的动物福利法,并禁止对青年牛实行6个月的放牧。欧盟于1991年颁布了第一项农场动物福利指令,规定重点关注犊牛的圈舍和照料。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对动物福利制定相关法律。相对东方国家来说,西方国家具有较为完善的动物福利体系。Jorgense等研究表明,自动饲喂的犊牛小群饲养模式在美国西北中部已达到60.5%,可以配套自动饲喂系统的犊牛舍为39.5%,牧场在犊牛饲养期间的组群头数为3~10头/群的牧场占比为59.0%,31.0%的犊牛在犊牛舍或犊牛岛采用成对饲养模式。与成对或小群饲养的犊牛相比,单独饲养的犊牛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极易受环境的影响。Wormsbecher等对犊牛进行成对饲养与单独饲养研究发现,成对饲养的犊牛有较高的采食量。王旭等研究表明,犊牛小群饲养模式能较好地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犊牛去角是奶牛养殖中的一项常规干预措施。美国94.3%的奶牛是需要去角的,犊牛去角最常用的论据是保护犊牛不受同族和人类的伤害。犊牛去角通常采用化学腐蚀、高温烧烙、手术锯除等方法破坏犊牛角胚来达到阻止犊牛角生长的目的。使用氢氧化钠去角时溅出的钠液经常损伤角周边眼部和面部皮肤。另外,犊牛去角时间与犊牛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如果错过犊牛期,只能进行手术锯除牛角,在锯除过程中牛只会大量出血,疼痛感明显。

2.2我国犊牛福利发展现状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三大牛奶生产国,尽管我国动物福利的立法在一定程度上仍不完善,动物福利相关体系相对较为薄弱。但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我国科技人员意识到了牛群养殖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目前,犊牛福利在我国也日益受到重视,国内一些大型牧场已接受这一养殖理念。合理饲喂初乳不仅可以提高犊牛免疫力,也是提高犊牛福利的表现。方希修等研究表明,初乳的饲喂量与犊牛的体重有关,正常情况下初乳饲喂量约占犊牛体重的12.0%,犊牛应在1h内灌服初乳来保证抗体蛋白的有效性。体弱犊牛或经过助产的犊牛应短时间少量多喂,以保证必要的初乳量,35~38℃温度的初乳更利于犊牛消化吸收。母牛在受孕期间养殖管理不到位,导致犊牛环境适应能力、免疫力差,也间接影响犊牛成活率;胡凤明等研究显示,哺乳期犊牛死亡率高达6.4%~10.8%,在引起犊牛死亡的众多因素中,因难产导致的犊牛死亡高达50.0%。怀孕母牛胎儿较大是难产的主要因素,母牛分娩时胎儿过大导致母体受损严重,接产时极易导致犊牛死亡。另一方面,良好的动物福利条件可以直接提高动物免疫力,减少药物使用,降低患病率,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效果,因此解决犊牛接产成活率的问题迫在眉睫。海超等在研究中通过在妊娠期控制营养物质来调节胎儿的出生重,把母牛分娩期控制在气候温和的春夏季节可有效提高犊牛成活率。综上所述,提高犊牛接产成活率、增强免疫力、减少机体应激反应、提高舒适度是提高犊牛生产性能、保持牧场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也对我国发挥农业优势,促进畜牧业现代化,坚持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03

改善犊牛福利的关键点

3.1提高犊牛接产成活率

犊牛成活率不仅影响着犊牛福利,更关系到养殖场的稳定健康,制约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新生犊牛消化、免疫及体温调节系统发育不完善,犊牛出生后面对巨大的挑战,如环境、日粮应激,免疫力不足极易导致犊牛发病甚至死亡。犊牛在新产期与断奶期死亡率高达12.0%,加拿大的犊牛死亡率为4.9%,断奶前死亡率为6.4%,在新西兰,犊牛死亡率为5.7%。气候温度、头胎生产均会影响犊牛的成活率,Winder等研究发现,冬季生产的犊牛接产成活率显著降低(P<0.05);经产牛生产的犊牛接产成活率显著增高,因此犊牛在气候温和的季节接产成活率较高。袁想红]研究表明,在怀孕母牛的日粮中添加必要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按时按需饲喂初乳能有效地提高犊牛接产成活率。滑朝红研究证明,筛选良好无疾病种牛能显著减少犊牛出现先天性疾病概率,减少犊牛死亡率。控制产房干净、干燥、无贼风、不打滑,白天采光充足,黑夜灯光明亮(光照强度200~300lux),产犊区域垫草厚度20~40cm等环境因素对提高犊牛接产成活率有较好效果。

3.2提高犊牛免疫力

犊牛是牧场牛群的后备力量,但由于犊牛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善,机体免疫能力低,极易患病,甚至死亡,因此犊牛的保护与疾病防控是奶牛饲养的关键。饲喂初乳不仅使犊牛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也增加了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由此可知,及时饲喂初乳是增强体质和降低患病率的关键。方希修等研究表明,奶牛生产1h内挤得的初乳营养价值最高,免疫球蛋白最多,在12h后饲喂初乳,犊牛对抗体吸收比例显著下降,出生后24h初乳中的体将不被犊牛吸收。关锐研究发现,初乳期犊牛最佳饲喂方案:1)出生后4050min开始饲喂初乳1.61.8kg213日龄,饲喂2.53.5kg346日龄,饲喂46kg试验结果表明,初生犊牛在24h内投喂3次初乳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投喂1次初乳(P<0.05),同时前者的乳重比显著低于后者(P<0.05),说明3次初乳投喂量组的犊牛可获得更多的免疫球蛋白,更加有利于提高犊牛免疫力。

3.3重视应激管理

3.3.1合理规范犊牛去角技术

大部分牧场在犊牛的疼痛管理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好,而去角时镇痛对于犊牛未来的生产性能影响较大,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即使在犊牛期间进行去角,仍然有不同研究表明,应激和疼痛造成犊牛的生理、行为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有访谈表明,在犊牛2周后使用腐蚀性膏剂效果较差,并建议去角时应以疼痛管理为标准选择镇静剂保定犊牛,减少去角时对犊牛的伤害。李代买研究表明,增加牛奶(代乳粉)饲喂量能有效提高犊牛恢复速度和效果。为了减缓犊牛去角疼痛,潘斌等研究发现,国外使用犊牛去角膏来阻止牛角的生长,这种去角方式既可实现去角,又能有效地减少因出血造成的感染,并且操作简便,有效地减少犊牛在去角时的疼痛,提高犊牛福利。Kleinhenz等研究表明,所有去角的方法都会引起疼痛,去角时局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有效减缓疼痛,并建议在去角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美国牛兽医师协会(AABP)的相关规定,用来保证动物福利。

3.3.2犊牛副乳头剪除

正常情况下奶牛有4个乳头,但是有的牛有5个或6个乳头。多出的乳头在犊牛挤乳时影响乳头的健康。将多余的副乳头剪除更利于犊牛的健康生长。姜海波研究表明,在犊牛出生后4~6周进行副乳头的剪除较为合适。犊牛副乳头剪切方法:用温水清洗副乳头周围的皮肤,并用酒精进行消毒,将所用的剪刀在酒精中浸泡10min左右,这时将副乳头下拉,用消过毒的剪刀将其迅速剪下,然后在伤口处敷消炎粉。

3.3.3犊牛断奶过渡期管理

断奶过渡期时犊牛瘤胃发育不完全,消化力、抵抗力低,影响犊牛后期的生长发育。合理的断奶日龄可提早建立瘤胃微生物体系,降低饲养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杨新月等研究证明,合适的断奶时间能够有效减缓犊牛的应激反应,而且能促进犊牛瘤胃发育。王宝地研究发现,犊牛10日龄、20日龄、30日龄或45日龄断奶均会对犊牛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60日龄断奶不仅能够提高犊牛的抗应激能力,并且对犊牛的生长性能无明显影响。因此许多牧场通常在犊牛60日龄时对其断奶。

3.4提高犊牛舒适度

犊牛时期牛只生长迅速,由于各器官和机能发育不健全,导致犊牛消化能力差,适应能力较弱。姜竹会等研究表明,犊牛在舒适的饲养环境中能保持机体健康、降低各种疾病发生率。奶牛舒适饲养涉及奶牛的饲喂、空气、饮水、采光、空间、休息多种因素。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则会影响犊牛机体体质和健康状况,严重时还会诱发疾病。Abuelo等研究表明,小群饲养模式不仅能提高犊牛日增重,还能有效降低犊牛发生呼吸道疾病概率,降低犊牛的死亡率。改善牛床舒适度、进行有效通风也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重要措施,犊牛站立或躺卧高度的风速应达到1.5m/s;在保证通风的同时可以通过加厚垫料来实现保温。犊牛的垫料需要将躺卧犊牛的腿部完全淹没。赖氨酸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生长母牛的内源代谢。FanLin等研究证明,在日粮中添加赖氨酸有明显的提高饲料系数的趋势。水作为犊牛的必需物质,对犊牛健康和生产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出生时补充饮水相比,17日龄补充饮水降低了犊牛断奶前后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因此犊牛出生后补充饮水更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04

展望未来

提高犊牛福利和犊牛后期生长性能将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由于国内外奶牛养殖业在发展理念、饲养环境、管理模式上存在巨大差异,应更好地了解国内犊牛的培育现状,结合我国养殖业发展现状,为广大养殖者在牧场建设及犊牛饲养方案制定时提供依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奶源建设 |  产业纵横 |  营销视点 |  特色奶业 |  学术交流 |  联系我们 百度统计
©copyright 内蒙古乳业时报报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8003086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29号 网站建设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0471-6564013 网址:www.dairych.com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世纪7路传媒大厦10楼 营业执照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