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于国内肉牛产业发展而言是极具市场机遇的一年,内蒙古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优质基地,肉牛产业发展也享誉国内,如何更好的打造“绿色草原品牌”这张特有名片,让内蒙古肉牛养殖业更具市场竞争力、更具技术含金量?
9月5日,内蒙古肉牛产业协会第二次理事会在呼和浩特召开,来自高校、畜牧、饲料、金融、肉牛养殖等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养殖一线的牛人代表,以及媒体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主要议题是研究协会工作内涵和重点,修改协会章程,增补变更协会领导及吸纳新会员等事宜。
会上通过举手表决,选举出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魏学峰担任内蒙古肉牛产业协会会长、内蒙古金草原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广志任内蒙古肉牛产业协会秘书长。
内蒙古作为全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区域和国内牛羊肉产品主要输出省区,这是毋庸置疑的。魏学峰会长指出,就肉牛产业的总体发展而言,在提质增效方面相比其他省市还是有些差距的,因此,此次肉牛产业协会运行是恰逢其时,在一定限度和一定范围内解决肉牛行业面临的问题,通过沟通协调,互相交流,能够使整个肉牛行业更健康的发展。
新当选的张广志秘书长倡议,通过内蒙古肉牛产业协会平台的搭建,集合肉牛养殖产业链人员的各方需求,从市场、技术、金融、政策导向等四个方面让整个肉牛产业形成良好的互动。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能够打造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内蒙古肉牛产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来自内蒙古圣牧高科、《乳业时报》、天津正大、通辽大北农、北京环球公司等37家理事单位现场交流,一同探究肉牛产业发展动态,评估肉牛产业发展趋势,研讨会员单位业务合作,明确协会工作重点。
来自理事单位的嘉宾代表们现场各抒己见,提出建议:引进龙头畜禽屠宰企业,更利好当地肉牛产业的发展;也有嘉宾提出,对于肉牛养殖者来说,虽然市场一路看涨,但也要谨慎的做好未来的市场规划。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肉牛出栏1879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39万头,下降2.1%;牛肉产量278万吨,减少10万吨,下降3.4%。另外,受国外疫情蔓延影响,国内肉类进口源有所减少。随着国内疫情趋于稳定,餐饮业逐渐恢复正常营业,牛肉需求回升,再加上受非洲猪瘟、国人消费水平提高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牛肉消费持续增加,带动牛肉价格上涨。市场行情的一路看好,也使相关企业就肉牛保险、贷款等方面的市场利好措施明显增加。
专题讲座
内蒙古民族大学 马德慧 教授
当前值得关注的几种肉牛疾病的防控
马德慧教授就牛结节性皮肤病、李氏杆菌病、牛梨形虫病(焦虫病)等三种肉牛疾病做了细致的阐述。
他表示,牛结节性皮肤病(LSD)又称牛疙瘩皮肤病或牛结节疹,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牛传染病,该病是OIE要求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该病发生率为5%—45%,病死率可达10%。汇总2006年以来欧亚地区发生的LSD疫情发现,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常见于利于节肢动物繁殖的春、夏、秋季节。
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氏杆菌引起的多种畜禽所发生的散发性传染病;家畜以脑膜脑炎、败血症和流产为特征,家禽和啮齿动物表现坏死性肝炎和心肌炎;家畜还表现单核细胞增多。该病分布广泛,人也有发生。
就防治而言,要做好灭鼠,卫生消毒;更换可疑青贮;及时隔离治疗,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效果好;注意人身保护,人偶有感染,以脑膜炎为多,多为职业感染或食入病肉感染。
牛梨形虫病发生在牛身上,称为牛焦虫病。不同形态的焦虫借助于不同种类的蜱,通过吸血传播进入畜体,寄生在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流行广泛,危害较大。焦虫有较严格的宿主选择性,放牧牛易发,舍饲牛少发,此外,春夏秋多发此病,高峰在5—9月。
马德慧教授提到,目前一些养殖户使用驱虫药不规范,致使蜱不能被完全杀死;也存在蜱对一些驱虫药具有耐药性的可能。此外,养殖模式的改变,由野外放牧转为舍内饲养(蜱冬季可存活),牛焦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肉用繁殖母牛科学饲养技术的应用
建设“放牧+舍饲”一体化高效的肉牛生产体系,敖日格乐教授强调说:“根据牧草的生长和放牧牛对饲草的需求,将草原按计划分为若干分区,在一定时间内逐区循序轮回放牧,是一种生态放牧制度。”
针对放牧期间,基础母牛如何饲养,敖日格乐教授提出,在放牧期尽量不喂精饲料,但应补饲蛋白矿物质饲料、冬季舍饲期给予干草(秸秆),青贮饲料和紫花苜蓿(燕麦)和补饲矿物质。
同时,在分娩前 2~3 月应开始增加营养水平,营养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犊牛的初生重和断奶率。
针对繁殖母牛的舍饲阶段如何精准饲养呢?敖日格乐教授给出了肉牛生产结构图,并针对母牛的不同阶段给出了精准饲喂的建议:
①空怀母牛
❖以粗饲为主(占65%以上),补少量精料。
❖保证配种前母牛体况中等以上( 6~7分),切忌过肥( 8分以上),提供足够阳光和运动环境。
❖对瘦弱母牛配种前2~3个月要加强营养,增加补饲精饲料1.0~2.0kg/d。
②妊娠前期
❖从受胎至妊娠2个月之间的时期为妊娠前期。
❖胎儿生长速度缓慢,对营养需要量不大。饲养原则为:以优质粗饲料为主(占75%以上),精饲料为辅。
❖母牛体况中等以上( 5~6分)。
❖一般混合精料的补饲量为1~2.0Kg/d。
③妊娠中期
❖从妊娠2个月至7个月之间的时期为妊娠中期。
❖以粗饲料为主(占70%以上),胎儿生长迅速,需要母体供给大量营养。故此期应增加精饲料饲喂量,多饲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
❖母牛体况中等以上( 5~6分)。
❖一般混合精料的补饲量为1.5~3Kg/d。
④妊娠后期
❖从妊娠8个月至分娩的时期为妊娠后期。
❖胎儿生长迅速,需要母体供给大量营养。同时母牛也需储存一定营养物质,使日增重达0.3~0.4kg。
❖故此期应增加精饲料饲喂量,多饲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
❖母牛体况中等以上( 5~6分)。
⑤产犊时期
❖分娩前2周:根据母牛膘情和粗饲料品质供给精饲料,通常补饲量2~3 kg/d,使母牛膘情维持在中等偏上(6~7分)。
❖分娩后2周内:母牛体质较弱,生理机能差,饲养上应以恢复体质为主。自由采食优质青干草,补给少量的精饲料。精饲料最高给予量不要超2kg/d。
⑥哺乳期母牛饲养
❖母牛分娩2周以后:泌乳量迅速上升,身体已恢复。
❖以优质粗料为主(占70%以上),精料的给予量根据粗饲料 和母牛膘情而定,使母牛膘情维持在妊娠前(6~7分),妊娠后中等偏(5分)。
❖一般精料的饲喂量2~3kg/d。
❖精饲料、粗饲料要多样化,各由3~4种组成。
❖尽量饲喂青绿、多汁饲料,以保证泌乳需要量。
⑦繁殖母牛生产周期的体况标准
魏学峰表示随着肉牛产业的发展,肉牛养殖疾病防控也要重视起来,否则对于自身效益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从养牛业疫病防疫困境原因分析来看,有着以下的原因:1.地域辽阔、畜种繁多,交叉养殖现象较普遍;2.高密度饲养、规模逐渐增大;3.多种饲养模式并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4.疫病种类多,生物安全压力巨大;5.疫苗种类繁多,品质不一;6.病畜流通管控监管力度不够,无效;7.奶价较低,低成本养殖,减少防疫费用;8.滥用抗生素,使病原复杂化;9.检测不及时,继发和混合感染时常发生;10.优良品种引进风险。
魏学峰强调,疾病防疫是盈利的基础保障。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是科学的、最直接、有效和实用的手段。
《乳业时报》采访中心 封斌 杨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