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刷屏的《山海情》演绎了西海固人民的脱贫致富奋斗路,戏里凌一农从带领乡亲们种蘑菇、白麦苗到成长为酒庄总经理等剧情,都反映出产业发展对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戏外相似的脱贫故事也真实存在——和平村正是一个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缩影。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的和平村位于黄金奶源带,1997年,村民边俊峰响应和平村脱贫致富的号召,开始了养牛之路。2011年,边俊峰与伊利集团签约,成为伊利的合作牧场。合作后得到伊利一系列政策扶持,牧场规模从2010年时200多头,扩展到2000多头,单产也从当年的17公斤/天,上涨至34公斤/天,整整翻了一倍。在伊利帮扶与带动下,边俊峰牧场得到了迅速发展,有力带动了和平村的农牧民增收致富。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和平村众筹建设牧场,是一次“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村民+贫困户”的新尝试。
多年来,国家一直着力加快奶业发展,大力推动乡村振兴。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期间到伊利视察指导。总书记对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提出明确要求,要探索一些好办法,帮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利润效益,真正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到内蒙古代表团听取了内蒙古代表团关于奶业振兴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的汇报。
2月21日,备受瞩目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一直以来,以伊利为代表的中国乳企积极响应中央政策,深刻贯彻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聚全产业链之力,以奶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助农牧民致富,推动农业现代化。伊利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得到地方政府领导的支持与勉励。2019年“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启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勉励伊利要“种好草、养好牛、卖好奶”。自治区主席布小林主席也鼓励伊利要发挥优势、大胆创新,着力解决好制约中国乳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发挥伊利在振兴乳业过程中的排头兵作用。
伊利牢记总书记和自治区领导的勉励与嘱托,在奶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担起龙头企业的使命与担当。伊利认为,实现奶业振兴需要帮助上下游产业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升内生发展能力。针对“技术弱、融资难、风险大、转型慢”等阻碍农牧民致富的问题,伊利通过“技术、金融、产业、风险”四个联结机制全面赋能奶业发展,为产业链合作伙伴提供发展保障,边俊峰的俊峰牧业就从中受益良多。
在与伊利合作后,伊利为边俊峰的牧场提供了多种融资、贷款和补贴,前后累计5000多万元,缓解了牧场新购牛、购买饲料、升级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资金压力,还为牧场提供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巡查和驻场技术指导,大幅提升了养殖水平。同时,伊利为带动更多当地村民养殖致富,还进行了“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村民+贫困户”的新尝试,即由伊利提供产销、资金和技术支持,村党总支牵头成立合作社,边俊峰及管理团队负责牧场的运营,村民和贫困户众筹入股。
在实际操作中,村民对投资建牧场还有不少顾虑。对此,村委会成立了工作小组,做好详尽的解释和说明工作,并选举成立了村民监事会;而边俊峰也以俊峰牧业做抵押,为村民贷款提供入股资金;伊利也与牧场签订了原奶供销合同,并对每头奶牛提供2000元的补贴和1万元的周转资金贷款。最终有206户村民加入到众筹牧场中来,其中还包括了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对于贫困户,边俊峰也制定了特殊的分红政策,不但保本无风险,还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可以加倍分红。边俊峰预计,如果牧场正常经营,平均每股每年可以领到1000—3000元。
众筹的众诚牧业分两期建设,前两批2500头奶牛已经正式入场,到2021年底牧场将达到5000头的规模,到2023年到2024年则希望达到万头牧场的规模。随着规模的扩大,边俊峰准备说服更多的村民加入进来,享受产业发展的红利。
伊利通过一系列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推动和扶持,用实际行动书写大国乳企的责任与担当。伊利以奶业振兴为抓手,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出多种奶业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未来,伊利将汇聚全产业链之力,深入结合地方经济,推动奶业健康、稳健、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内蒙古乃至全国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