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住在犊牛岛里享受着精细化饲喂。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植物园村有片智能牧场,这里曾是国家原农业部的奶牛标准化示范场,也是金凤区最大的奶牛场。经营这片智能牧场的宁夏翔达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翔达牧业”),今年引进了新的牛粪干湿分离设备,又进一步规范了智能养殖流程,5046头奶牛在这里快乐无忧产好奶。翔达牧业的原奶直供蒙牛等乳制品生产车间,通过现代化的生产流程转身成为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一杯健康好奶。
走进翔达牧业,迎面是一片片绿荫。穿过这层层绿色屏障,记者见到数千头奶牛在一片绿荫下享受“日光浴”。这里被1万多颗杨树、柳树环绕,闻不到养殖异味,也没有蚊蝇纷飞。
翔达牧业相关负责人孙立兵告诉记者:“厂里最久的老树都是十年前种下的,绿色无污染的理念从厂址规划开始就一直延续至今。”直到今天,牧场每年依然要花几十万元的绿化养护费,就是为了给奶牛营造一片绿色、清新、健康的生长环境。
今年,牧场引进了一台牛粪干湿分离设备。这套牛粪干湿分离设备每天将厂里的20吨牛粪分离成干料和水分,实现了牛粪清洁无污染处理。孙立兵告诉记者,干料一部分成了奶牛的卧床垫料,一部分卖给周围村民当温棚肥料。分离剩下的水分也没有分毫浪费,全部通过二次净化后用于牧场绿化养护。
牛粪的无害化处理,只是这座智能牧场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孙立兵告诉记者:“为了产出一杯好奶,挤奶全过程都有视频监控,检测台上也安装了摄像头,目的就是为了监测原奶无污染。”沿挤奶间一路走到检测室,数枚摄像头记录了记者的路线,任何违规操作都无处遁形。
然而,这些摄像头的监控方并非是翔达牧业。孙立兵说:“源头监测点连着蒙牛那边,这里的奶源要经过20多项严格检测,体细胞指标小于25万,高于中国和欧盟标准。”
在牧场南边的一处挤奶台中,现代化的挤奶车间里母牛乖乖地排队进入挤奶台。这时,车间的红外摄像头已经悄悄扫描了每头牛的头、身体、肢蹄等数据,数据实时传输至系统,工作人员实时监看着每一组数据的变化。
整个挤奶台上仅有七八个女工。检查牛体卫生、检测乳房健康、乳前药浴、纸巾擦拭、挤弃头三把奶、挤后药浴……女工们按照标准化的挤奶流程纯熟操作、顺畅自如。挤奶器自动感应脱落,无需人工辅助。
仅10分钟,一头奶牛就挤完奶“回家”。原奶经过挤奶机全程封闭进入速冷机、装入制冷缸。经过速冷机,原奶迅速降至4℃,原原本本地保持了新鲜度和营养度。
在二楼的检测台边,记者从一套智能牧场产能程序系统上看到,从奶牛的身体健康数据到每日饲喂量,从发情监控到产奶量,每一项数据都清晰可查,异常数据会实时报警。奶牛站在哪个位置挤奶,产了多少奶,何时产奶都一目了然。
孙立兵告诉记者:“大数据检测实现了安全生产和智能饲喂,不仅保障了奶源质量,也节约了饲喂成本,饲草不会浪费,人工不会多用一分。”
如今,翔达牧业的月产奶量达2100多吨,年营业额达1.1亿元,翔达牧业已经成为蒙牛等乳制品企业重要的奶源供应方。
产一杯好奶,就要让牛吃好喝好、快乐成长。
在翔达牧业,200头小牛住在犊牛岛里享受着VIP级饲养。饲养员们为小牛犊搭配玉米、豆粕、棉粕等“营养套餐”,小牛犊每天按照0.85千克~1千克的日增重量茁壮成长。犊牛岛里每头小牛犊都是单间,冬暖夏凉,小牛犊在这里享受着专属照顾。
小牛犊还有一位专业营养师。这位营养师是宁夏大学农学院的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饲养员们每天都根据大数据实时调整投喂量。24个月后,小牛犊就成长为健康奶牛,从犊牛岛搬进大通间,和伙伴们一起享受“日光浴”。
每头奶牛自出生起,饲养员们就为他们带上耳标,这是奶牛的唯一身份证。有了这枚耳标,饲养员们就可以轻松登录系统查询到奶牛的各项身体健康数据。
牧场里还有专业繁育主管,全程伺候奶牛繁衍子嗣。孕育着新生命的奶牛从怀孕到分娩再到“坐月子”,都享受着定制服务。
繁育员、饲养员、检验员、挤奶工……组成了一支有96位员工的专业团队。他们全程守卫着奶牛的健康成长,也全程守卫着大家的“奶瓶子”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