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业经济研究室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共计出口各类乳制品30050.17吨,同比增加21.4%,出口额1.2亿美元。出口乳制品折合生鲜乳为11.16万吨,同比增长18%。
具体来看,1—6月出口干乳制品11653.1吨,同比增加16.8%。主要的三大类产品包括:大包粉5478.04吨,占47%;婴配粉3330.46吨,占28.6%;炼乳1046.26吨,占9%。大包粉出口量增长30.5%至5478.04吨,婴配粉出口量增长13%至3330.46吨,液体奶出口量增长24.5%至18397.07吨。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面对当前乳制品整体增长乏力的局面,行业企业正在想方设法“走出去”,以缓解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不过,尽管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来消化库存,但从体量上来说,目前我国乳制品出口量还是很小。”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业经济研究室也同时指出,我国乳制品出口量很小,主要产品为大包粉、婴幼儿配方粉和炼乳,主要出口目的地为我国香港地区。
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我国乳制品出口目的地中,尼日利亚成为新的增长亮点。数据显示,今年1—6月出口至尼日利亚的干乳制品为1411.16吨,同比增加54427.1%。近年来,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框架机制引领下,中尼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尼双边贸易总额达598.62亿元。
宋亮认为今年上半年乳制品出口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价格优势。这在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业经济研究室发布的数据中有所体现。数据显示,今年1—6月干乳制品出口额0.99亿美元,同比下降4.2%;出口大包粉平均价格为3836美元/吨,同比下降3.7%;婴配粉出口额0.69亿美元、同比减少7.9%,平均价格为20753美元/吨、同比下降18.5%;炼乳出口额0.21亿美元、同比增加23%,平均价格为1154美元/吨、同比下降1.2%。
“究其原因,是由于目前我国原奶过剩带来的原料成本降低,凸显出乳制品价格优势。”宋亮表示。而在7月3日举行的2024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表示,由于牛奶原奶收购价持续下跌,奶价和成本出现了国家奶牛体系有记录以来的首次倒挂。
短期内价格优势带来了出口量增长,但如何保持出口量稳定增长,则需要企业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宋亮指出,“国外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和品牌都有一些陌生感,甚至产生一些质疑。只要突破了这一点,中国乳企在海外发展的机会很大。”